近年来,戴家场镇以真情实意回应群众关切,用心用情用力守护镇村万家灯火,围绕“筑、织、寻”,着力打造平安乡镇。
—筑牢“压舱石”,凝聚基层治理合力。戴家场镇把好思想行动“总开关”,筑牢“入党初心,对党忠心,为民本心”的“压舱石”,校准平安乡镇“方向盘”,凝聚基层治理合力。一是建成镇村两级“平安共同体”,以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军人、老教师、老模范“五老”为骨干,组成平安乡镇服务队,深入村组、街道、家庭、田头地角劝说化解矛盾纠纷;以文艺戏班为载体,组成平安乡镇宣传队,利用晚会和赶集时间宣传禁毒反诈知识,宣传崇德守法典型,形成崇德、尊法、讲理、重情氛围。二是以人民调解员为主体,组成平安乡镇调解队,采取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感之以德,明之以法的方式,按照“受理—调查—调解—回访”的程序,调解民间矛盾纠纷,使双方谈得拢,怨气化得开,突显基层治理合力。
—织密“幸福网”,提升基层治理温度。戴家场镇成立村组“微警所”,划分民警责任区;成立源头治理站,创建平安“微联盟”,将各种治安力量握指成拳,串珠成链,不间断开展巡逻防控,法律宣传,信息收集。一旦发现有吵架、寻事的苗头,第一时间遏制住,不能让小苗头酿成大事件。全镇安装“天翼看家”探头1955个,形成资源共建共享,在锁定目标、固定证据、追踪疑犯、息讼止纷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。平安“微联盟”、村组“微警所”,聚毛细以成涓流,汇小溪以成江河,成为源头治理的不竭动力。全镇实行警官、法官、村官和网格长、片长、中心户长联合执勤,推行贴心走访、细心排查和同心调解。通过与监利龚场、网市实现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,发动无人机锁定嫌疑人、寻找流浪人,处置治安案件,服务特殊人群,洪监结合部赌博现象得以根治,困难群众诉求得以解决,“三官三长”联勤联动执法,受到群众点赞。
—寻找“新路径”,激发基层治理效能。戴家场镇针对社会治安领域、人民调解案件、“两类”人员等重点人员,采取“一套档案、三日跟访、三旬回访、三月评访”等措施,严格落实一案一档、严格实行重点人群专人包保、严格实施定期回访制度,确定领导包案,责任到人,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,隐患消除不留尾巴。镇村全程跟进,毫厘不爽;事事有人管,人人敢担责,矛盾化解在基层,纠纷消除在萌芽,做到了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村、服务不缺位。该镇沙洋村两位村民因责任田界线,发生肢体冲突,经调解达成协议,使两位村民愁脸变成了笑脸,仇人变成了好人。
戴家场镇围绕“筑 织 寻”,把群众放在心上,把服务做在手头,遂群众之所愿,解群众之所忧,成为洪湖市“践行枫桥”的平安乡镇。全镇城乡居民在家安心,出门放心,办事顺心,深切感受到“看得见的平安、摸得着的幸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