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者专区 无障碍阅读| 今日洪湖公众号| 智能问答 | 登录 | 注册
当前位置: 首页>推荐中心>轮播
聚焦两会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
信息来源:云上洪湖 | 发布时间:2024-12-30

12月29日上午,洪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隆重开幕。

记者江松:集聚民智、汇聚民力、凝聚民心。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,近300名市人大代表步入会场,共同审议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和其他报告,为加快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,打造融入武汉都市圈样板市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洪湖篇章建睿智之言,献务实之策。

今天的市行政会议中心,庄重简朴,气氛热烈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,熠熠生辉,十面红旗分列两侧。

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魏朝东、林继军、彭伟、刘同民、何刚、马义书、周国光、周智虎、马浩、罗宵、廖丽君、万凯、陈祥、胡纯玉、董本福、杨君在主席台就座;

市老领导刘时耕、龙凤英、戴刚年、邹贤林;市领导李林海、张群安、杨志雄、余成、黄涛、罗国光、何蓉、许强、陈峰、熊瑛、白振华、陈再雄;市法院院长郭鹏以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。

此次大会应到代表311人,因事因病请假15人,实到代表296人,符合法定人数。上午9时,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同民宣布大会开幕。

    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同民:现在我宣布,洪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。请全体起立,奏唱《国歌》。

在热烈的掌声中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林继军向大会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林继军:各位代表,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。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共分三个部分:一、2024年工作回顾;二、2025年工作建议;三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

《报告》从六个方面回顾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。

一是凝心聚力补短板、促提升,洪湖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实现阶段性好转。锚定“一年有起色、两年见成效、五年大变化”总体目标和“降磷退V ”年度任务,项目化、清单化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全力促进洪湖水质改善提升。系统推进控源截污。坚持生活、工业、农业面源污染“三污同治”,溯源整治入河湖排口519个,检测城区雨污管网482公里、清淤297公里,改造管网错接混接漏接问题972处,污水收集率提高8.7个百分点。乡镇污水处理厂“四率”居全省前列排查整改重点涉水企业150家,规范提升畜禽养殖市场主体311家,沿湖10.7万亩养殖尾水治理全部完成。大湖水质顺利实现“一年有起色”目标;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,扎实开展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累计清理“三堆两垛”7.7万处、垃圾3.7万吨。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完成改厕19729户,沿湖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。健全生活垃圾清运体系,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覆盖率100%。全力打造7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;强力推进生态修复。稳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,新增绿化造林1万亩,洪湖保护区湿地植被面积达到16.7万亩,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.9%,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不断提升。螺山双电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初见成效,“畅通水循环、整治水环境、修复水生态”治理模式在全市推广。加大生态补水力度,实施生态调水9.5亿立方米。投入1.28亿元,高标准完成垃圾填埋场整治修复,着力加强大气“五源同治”,PM2.5平均浓度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,稳居荆州第一。

二是凝心聚力扩内需、稳增长,经济持续向好势头不断巩固。坚持稳中求进,千方百计稳投资、壮产业、促消费,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。重大项目支撑有力,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2亿元,到位中省预算内投资、国债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项目资金27.8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2个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;工业项目143个,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78.3% 。投资55亿元的长利玻璃二期、投资10亿元的安井预制菜等43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。获评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单位;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。牢固树立工业优先意识,接续打好工业突围战,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亿元、增长5.9%,其中淡水产品加工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分别完成产值58亿元、101亿元、85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%,装备制造产业逆势突围,率先实现百亿目标!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,居荆州第二,总数首次突破200家。全力搭建“洪湖莲藕”供应链平台,进驻会员124家,线上交易额突破15亿元。 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7亿元、增长29.1%,连续三年居荆州前列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、“瞪羚企业”4家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、总数突破100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3亿元、增长18%。市场活力加速释放。实施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,吸引1049户3200人在城区安家落户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全年新增各类贷款42亿元、增长16%,新登记市场主体10150户,新增“四上”企业105家,电商产业蓬勃发展,从业人数达到1.47万人,实现网上零售额48亿元,乌林村电商直播基地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,全年接待游客83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,分别增长16.4%、14.6%。

三是凝心聚力强统筹、优功能,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。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,统筹中心城区、乡镇、村庄协同发展。城市更新有序实施。高标准编制《洪湖市战略规划》,完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集成“一标三实”数据46.2万条,初步实现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。新改造老旧小区70个、燃气管网154.2公里,惠及群众2.9万户。新增停车位650个、新能源充电桩190个,开放综合性公园共享绿地8万平方米,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;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。投入19.7亿元,老闸泵站、沿湖灌区续建配套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,五七泵站、南套沟泵站更新改造、西部中心水厂二期等项目完工受益,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。新改建农村公路202.3公里,新建改造配电线路28.8公里;乡村全面振兴加力提效,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.5万亩,粮食总产稳居全省县市前十,淡水产品总量稳居全国县市首位。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完成101亿元、增长5.8%。获评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、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“一县一业”科技示范县。成功争取省级层面出台“藕七条”“洪湖莲藕”省级核心区域公用品牌初见成效。统筹2.95亿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。

四是凝心聚力抓改革、促开放,发展内生动力持续迸发。坚持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互促共进,全力营造干部敢为、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的发展环境。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,统筹推进“八大行动”,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3.37亿元。持续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四减”行动,创新打造“莲心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实现1965个事项“最多跑一次”、843个事项“跨省可办”、280个事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41个行业实现“一业一证”;重点改革取得新成效。全力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,扎实开展“三资”清理,锁定有效资产446.26亿元,清理盘活低效闲置资产15.3亿元,化解地方政府债务15.7亿元,有力兜牢了“三保”底线,聚焦国资国企改革,整合三大农场、新滩建投等股权资产,城发集团不断壮大,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、供销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;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,对外贸易量稳质升,助力石化装备企业“抱团出海”抢订单,全年出口突破7000万元,洪湖大闸蟹首次走出国门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.39亿元、增长10%。

五是凝心聚力办实事、保稳定,民生保障更加有力。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努力把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社会保障持续加强。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3.2%。全力打造“洪湖莲藕师”“洪湖石化设备制造师”等劳务品牌,新增城镇就业5998人;社会事业持续进步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,投入2.1亿元,改善49所学校办学条件,新增学位3150个。卫健服务提质增效,高标准建成“1+1+N”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,文化体育添彩生活,非遗展陈馆对外开放,成功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60多场;社会大局持续稳定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安全生产事故“双下降”成效明显,共同缔造试点扩面稳步推进,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,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,连续六年未新发非法集资案件。强力推进“清源断流”行动,毒情监测指数、外流贩毒人数大幅下降,禁毒工作居荆州第一。

六是凝心聚力转作风、提效能,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。坚持刀刃向内、自我革命,加快转变职能、提升效能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,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、政协委员提案68件。严格执行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大力推行“四不两直”“一线工作法”,政务服务能力、透明度不断提升。强化重要领域、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监督,节约政府投资2.68亿元。清廉守正、担当实干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导向。
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林继军:各位代表,困难挑战年年有,但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、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积极投身洪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,向驻地官兵、政法干警和垂管单位,向所有关心支持洪湖发展的各界人士,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《报告》提出,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、九次全会和荆州市委六届八次、九次全会安排部署,紧紧围绕市委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围绕“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、打造融入武汉都市圈样板市”目标定位,锚定“两区一基地”功能定位,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洪湖走深走实。

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;进出口总额增长10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%;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;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任务。

《报告》指出,围绕上述目标,市政府将坚决按照市委决策部署,重点抓好以下工作。

一是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。坚决抓好长江大保护,纵深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,加快推进文旅产业振兴发展,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。二是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,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。着力增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,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硬核支撑力,着力增强供应链牵引带动力。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,切实筑牢稳增长的坚实支撑。巩固拓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,精准扩大投资效益,充分激发消费潜能。四是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和产业“双集中”发展,全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。更大力度聚人口,更大力度强功能,更大力度提品质。五是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农业更高效、农村更美丽、农民更富裕。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,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。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,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。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,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。七是坚定不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。兜牢民生底线,优化公共服务,维护社会平安稳定。

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林继军强调,要旗帜鲜明讲政治,全心全意惠民生,依法行政提效能,一以贯之谋发展,清正廉洁守底线,坚持干字当头,增强信心、迎难而上、奋发有为,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开创新局面、展现新气象。
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林继军:各位代表,遵道而行,但到半途须努力;会心不远,要登绝顶莫辞劳!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鼓足干劲、奋发进取,久久为功、善作善成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洪湖篇章而努力奋斗!

记者江松:蓝图已经绘就,征途就在脚下。“建设示范区、打造样板市”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,与会代表纷纷表示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洪湖走深走实,信心更坚定,步伐更稳健。

打印|关闭